首页 - 法务指南 - 劳动人事 - 劳动保护措施包括哪些?
发表于:2015-08-05阅读量:(4388)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单位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立法、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劳动保护措施包括:高温作业、低温作业、噪音作业、粉尘作业、有毒作业等劳动保护措施。
一、高温作业劳动保护措施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为了防止在高温作业中发生中暑,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暑降温措施:
1、车间温、湿度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由于工艺要求湿度较高的车间,也应满足相关标准。
2、改革工艺过程,改进生产设备和作业方法,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合理布置热源,尽量隔绝热源。加强通风,降低车间温度。
3、对高温作业工人做好就业前、入暑前的体检工作,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工人,不得安排其从事高温作业。
4、夏季供给合理的饮料和营养,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
5、加强宣传教育,认真遵守高温作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低温作业劳动保护措施
低温作业是指,在低于允许温度下限的气温条件下进行作业。低温作业工作有高山高原工作、潜水员水下工作、现代化工厂的低温车间以及寒冷气候下的野外作业等。低温作业的劳动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种:
1、车间温、湿度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冬季要有防寒、采暖设施,露天作业要有防风棚、取暖棚。
2、车间、个人衣着干燥,进行耐寒锻炼,提供高热饮食,采取多种防寒措施;加强个体防护,使用个体防寒用品
3、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
三、噪音作业劳动保护措施
根据我国法规规定,工作环境如在85分贝以上即是噪音作业。噪音作业的劳动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种:
1、研制和选择低噪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和安装技术,从而降低发生体的辐射声功率。
2、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如用无声焊接代替高噪声的铆接。
3、设立隔声间,使工人与噪声环境隔离。
4、缩短个人在高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合理安排作业与休息时间,采用合理的个人防护用品。对接噪工人实行工种轮换制。
5、制定并实施工厂听力保护计划。
四、粉尘作业劳动保护措施
粉尘作业是指在地勘生产过程中各种接触有害粉尘的作业。因为劳动者长时间接触生产性粉尘,当吸入量超过一定浓度的某些粉尘时,将引起肺部弥漫性的纤维性病变,影响呼吸道及其他器官的机能,甚至患尘肺病。因此,粉尘作业劳动保护措施就显得很重要了:
1、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
2、尽可能采用不含或含游离二氧化硅低的材料代替含游离二氧化硅高的材料;在工艺要求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湿法作业。、
3、定期检测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使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加强对除尘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使除尘系统处于完好、有效状态。
4、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工人进行就业前的健康体检,对患有职业禁忌症、未成年工、女职工不得安排其从事禁忌范围的工作。
5、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的基本知识。
五、 有毒作业劳动保护措施
有毒作业系指职工在存在生产性毒物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作业。在生产劳动中生产性毒物对人体可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性肿瘤、职业性皮肤病等职业病。有毒作业的劳动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种:
1、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
2、对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有毒物质,通过安装合理的通风、排毒设备,使毒物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根据毒物的特性,选择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3、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职工数量和工作性质建立合理的卫生设施,设置盥洗设备。
>>>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是什么》
4、对从事有毒作业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保证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在国家允许范围内。
5、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本文版权归易法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否则我公司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个人微信
② 关注后,发送关键字“干货”2个字
③ 我给你发《劳动合同风险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