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务指南 - 劳动人事 - 实习协议中的工资待遇问题
发表于:2015-07-20阅读量:(3966)
在校生到公司企业实习,是一种锻炼,为将来走出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习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但实习生与公司之间如果因为工资待遇产生纠纷,就容易让人不愉快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实习协议中的工资待遇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这一条文实际上明确否认了实习生的劳动者地位,因此,在校生与公司企业之间签订的“实习协议”,显然不同于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应该属于劳务合同。它与劳动合同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其中一点就是对报酬的要求不同。
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劳动报酬,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用人单位给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而从事有收入劳动的在校学生,由于不属于建立劳动合同关系范围,他们的实习收入不需要遵循最低工资标准的有关规定。实习生解除协议,单位也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等费用。因此在我国,实习生不享受正式劳动者地位、一般没有工资也就成了大家默认的一条“潜规则”。
在实践中,虽然实习生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但企业一般会发放一些实习补助来吸引劳动力。一般来说,各企业的实习生津贴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再与实习生商量。所以建议实习生不要跟企业过多谈这个,可以打听一下。如果确实觉得补助太低,可以慎重考虑是否要参加实习,不过最好是秉着“出来学习,向社会交学费”的思想来锻炼自己,积累经验。
此外,就目前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原因来看,不少是由于只有口头约定,而没有书面合同,导致其自身权益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
由于实习协议对双方有约束力,也是双方发生争议时维权的重要证据,所以,建议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最好与实习单位签订书面协议,把约定好的工作待遇等明确写入协议中。最好是写明支付方式、支付时间以及违约的法律责任。
在签订了书面协议之后,一旦发生争议,例如公司逾期不支付实习补助,实习可以凭借订立的实习协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实习生必备小常识 ↓ ↓ ↓
本文版权归易法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否则我公司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个人微信
② 关注后,发送关键字“干货”2个字
③ 我给你发《劳动合同风险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