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务指南 - 劳动人事 - 企业如何正确聘用外籍员工?知道这些可以避免很多损失!
发表于:2019-06-20阅读量:(3124)
本文所讨论的外籍员工,指的是需要办理特殊用工手续的境外人员,包括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员、港澳台地区居民以及取得外国(或地区)定居权的中国公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企业国际化的程度也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人去外企上班的人不少,来华就业的外籍人员也越来越多来我们国家企业上班的人很多,我们国家的人去外企上班的人也不少。企业聘用外籍人员涉及到的,不仅是不同于一般劳动关系的行政手续,还会受到一系列特别法律规范的限制。
企业未办理相关手续招用外国人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未办理行政许可擅自用工的后果:非法就业。
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第80条规定:“介绍外国人非法就业的,对个人处每非法介绍一人五千元,总额不超过五万元的罚款;对单位处每非法介绍一人五千元,总额不超过十万元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聘用外国人的,处每非法聘用一人一万元,总额不超过十万元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聘用境外人员的聘用合同条款需要明确哪些内容?
1. 最低工资
对于在用人单位依法就业的外籍员工,其提供正常劳动后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 工作时间
依法就业的外籍员工也适用我国劳动法有关工作时间规定。外籍员工如在法定工作时间外加班,也有获得加班工资的权利。
对于管理岗位、薪资相对较高的境外员工,为避免日后发生加班费的纠纷,用人单位可以在聘用合同中约定工作时间适用不定时工作制,但要按照规定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批,这样通过合法的方式降低了加班成本。
3. 休息休假
在用人单位依法就业的外籍员工,依法享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休息休假权利。
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外籍员工远在异国他乡工作,于是双方约定给予外籍员工每年一定时间的休假,供其回国与家人团聚。这是用人单位的福利,不是法定的假期。但是,探亲假等与法定的年休假是既不重复也不能相互抵消的。所以,应当尽量先安排外籍员工使用完有关的法定假期,以免产生额外的法律成本。
4.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外籍员工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参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并就外籍员工缴纳社保的前提条件、缴纳的社保种类、社保待遇的享受、不缴纳社保的救济方式及其他情况等做作了具体规定。
因此,用人单位要摒弃以往与员工约定不参保的免责条款,依法为境外员工参加社会保险,防范员工以用人单位没有为其参加社会保险为由,主张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而索要巨额赔偿金的风险。
企业在外籍人才的聘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 当企业与外籍人才达成了聘用意向,开始办理聘用手续时首先需要办理体检。
2. 企业须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港澳台人员为《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第五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须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经获准并取得就业许可证后方可聘用。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聘用的外国人入境后15日内,为外国人办理就业证。
3. 就业证仅在发证机关规定的区域内有效,且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其就业证所注明的单位一致,否则可能导致用人单位无法与外国人建立合法劳动关系。
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个人微信
② 关注后,发送关键字“干货”2个字
③ 我给你发《劳动合同风险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