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务指南 - 其他文章 - 医药监督再注强心剂,八部门联合整治“号贩子”
发表于:2016-05-06阅读量:(2546)
日前,“魏则西事件”将武警医院、卫生监管部门、网络监督管理部门等单位、部门推向了娱乐的封口浪尖。在此窘境显现之际,国家卫计委、中央综治办、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8部门专门成立了全国集中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工作协调办公室,并联合制定了行动方案,稍振民心。
根据《方案》,协调办公室的工作责任是按照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协调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对地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收集各地区、各部门工作情况,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进展;做好跨区域跨部门案件移交;督办重大案件。方案的具体贯彻执行,还需要各省(区、市)组织落实。
一、预期效果以及打击目标
本次联合协调行动确定了“两目标、三阶段”策略。提出,近期将以治标为主,各地各部门联合行动,集中优势力量,重拳出击,对重点城市重点医院的“号贩子”打一场“集群战”,围剿通过互联网散布的“号贩子”、“医托”等有害信息,坚决遏制“号贩子”和“网络医托”猖獗势头。
中远期将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规范医疗机构广告宣传行为,斩断“号贩子”和“网络医托”利益链条,铲除“号贩子”和“网络医托”生存土壤。
二、阶段落实——九个月三阶段
依照《方案》,此次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从今年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2月,共计9个月,且行动明确要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4月-6月)。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严防严打,对“号贩子”予以有力查处打击,正面引导舆论,切实维护诊疗秩序。
第二阶段(7月-10月)。主要任务是:注重标本兼治,持续查处打击“号贩子”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排查清理医疗相关网站,查处虚假宣传行为;梳理医院管理漏洞,完善相关制度并推动落实,加强号源供给和管理,促进公平就医。
第三阶段(11月-12月)。主要任务是:总结专项行动工作,曝光典型和重大案件,将专项行动中一些好的工作机制固化成为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号贩子”黑名单,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三、行动重点、亮点
纵观整份《方案》,主要有以下两个亮点:
(1)建立“号贩子”黑名单 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号贩子”打而不绝的原因之一就是以往的惩戒力度不够。此前,有医院就曾表示,对于发现的号贩子,会采取驱散或者向公安部门报警的措施,而警方对抓获的“号贩子”也只能以《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惩处,根据号贩子的行为和情节严重程度处以一定期限的拘留和罚款。
针对“号贩子”的惩戒问题,此次印发的《方案》中提出,要将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明确要建立“号贩子”黑名单,同时强调要将专项行动中一些好的工作机制固化成为长效监管机制。
(2)取消医生个人手工加号
过去,挂号流程漏洞多、医院内外勾结等因素为“号贩子”提供了生存土壤。为了加大整治力度,此次八部门联合下发的《方案》提出了包括“取消医生手工加号”在内多项具体举措。
例如,《方案》明确专项行动的第二阶段,每月集中警力组织一次对各重点医院及周边的统一整治行动,对“号贩子”实行不间断地打击;发现存在幕后组织、涉黑涉恶、内外勾结等性质的违法犯罪线索,组织精干力量深挖细查,实施重点打击。
对于医生手工加号这种挂号流程漏洞,《方案》则规定,要取消医生个人手工加号条,利用信息系统统一严格管理挂号加号。此外还提出,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医院挂号系统平台与公安机关身份认证系统联网,落实实名制挂号、实名就诊制度。
对医院内部人员参与倒号现象,《方案》强调要“零容忍”,且要严禁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另外,为维护医院及周边正常治安秩序,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完善重点医院驻院民警工作机制。
本文版权归易法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否则我公司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个人微信
② 关注后,发送关键字“干货”2个字
③ 我给你发《劳动合同风险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